寻梦中原 共赴千年文明之约——我校成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

一部河南史,半部中国史!为了引领铁高学子探寻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,我校精心筹备策划了以“寻梦中原 豫见文明”为主题的研学活动,带领学生来到“只有河南”这座用戏剧与光影编织的文化迷宫,开启了一场与五千年中原文明的深情对话。
五月的天空,阳光正好,铁高初二、高二年级的同学们身着校服,齐聚操场,参加研学活动开营仪式。副校长赵长亮在致辞中强调了活动的意义,鼓励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,用心触摸历史,感悟文化,用自己的文明举止,展现铁高学子的昂扬风貌。
校长宋莉潇为研学活动授旗并宣布研学营正式开营。在庄重的氛围中,开营仪式圆满结束,学生们带着期待与热情,正式开启了这场文化研修之旅。
踏入幻城,首先与千亩麦浪深情相拥。金麦苍茫,似在诉说"中原熟,天下足"的千年农耕文明。这片土地孕育了最早的粟作文化,滋养着华夏儿女的血脉。站在麦垄间,同学们触摸到的不仅是饱满的麦穗,更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勤劳坚韧。
《候车大厅》通过寄存处的旧皮箱、褪色照片、泛黄家书等物件,巧妙串联起一部立体的河南近现代史。管理员娓娓道来的故事中,实业救国者的铿锵脚步、留洋学子的赤子之心、妇女解放的时代呐喊,都化作鲜活的历史图景,彰显着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的家国情怀。
铁高学子与《天子驾六》的相遇,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,同学们看到了周天子的威严与担当、智慧和勇气,更深刻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和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。
作为一所铁路学校,铁路的元素和相关历史让同学们倍感亲切,《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》的演绎,引起了孩子们深深的情感共鸣,多重时空在此交叠。二七罢工的汽笛、五十年代的铁路文艺汇演、新时代的高铁轰鸣,讲述着河南作为"铁路心脏"的百年蝶变。蒸汽机车喷出的白雾中,同学们仿佛能够触摸到工业文明与中原大地的血脉交融,感受到这座城市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的磅礴力量。
《幻城》无疑是此次研学之旅的高潮。当绚丽的灯光亮起,上百名演员以天地为幕,演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恢弘史诗:武则天簪花的倩影、张衡观星的智慧,老子出关的飘然身影、杜甫吟诗的家国情怀,在声光电的交织中徐徐展开。当《诗经》吟诵声响起,那一刻,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。
这次研学之旅打破了书本知识的边界,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厚重与魅力、触摸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出的璀璨火花。研学之旅的终点,亦是成长的新起点,那些行走的足迹、震撼的瞬间、深刻的思考,终将沉淀为滋养心灵的养分,激励着铁高学子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新时代的中原华章。
图文:政教处、高二年级、初二年级
编辑:办公室
审核:赵长亮